健康知识网站 戒为良药 戒为良药 第129季:学习《了凡四训》的心得体会

戒为良药 第129季:学习《了凡四训》的心得体会

前言

第129季来了,现在冬季了,天渐渐冷了,大家要注意防寒保暖,冬藏精,这个冬季要好好戒色,守住自己的能量。冬季破戒很容易出现症状反复,所以要尽量避免,天冷尿频也容易反复,自己要注意养生。前段时间我去杭州玩了一趟,去了西湖,西湖边桂花暗香浮动,人流如织,去断桥白堤走了走,风景很美。也去灵隐寺看了看,环境清幽,宝刹庄严,庙宇古朴,烧香拜佛的人非常多,药师殿有僧众在念经,我也被现场的气氛震撼到了,感觉那里能量很强大,还有济公殿,小时候我很喜欢济公。杭州是个好地方,只是时间短,很多地方都没去,将来有机会再去游览一下。好了,言归正传,这季是讲《了凡四训》的,几乎所有戒色前辈都有学习《了凡四训》,戒色之后学习传统文化圣贤教育,《了凡四训》是必读的一本书,我自己也很喜欢《了凡四训》,是改造命运学的巅峰之作,很多大德都有提到《了凡四训》,命运是有定数的,但也是可以改变的,关键还是在于自己,希望每位戒友都能做勇于改造命运的强者。这季我会把笔记和解析分享给大家,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。这季前言会澄清一些问题,也是到了该澄清的时候了,之前积压的问题也该做一个了断了。

谢谢大家支持,希望大家早日戒除手淫恶习,找回遗失的美好。你们都是最棒的!

手淫的确会导致身体出现各种伤精的症状表现,包括身心两方面的失调,手淫也会影响到一个人的容貌气质。
如果你是在手淫后出现的症状表现,那很可能和手淫恶习有关。

刚开始戒可能会出现戒断反应,注意休养,很快就会缓解的。
戒到一定程度,也会经历症状反复期,恢复的过程肯定不是一帆风顺的,
我们应该加强养生恢复,这样反复的次数就会减少,最后就会进入稳定的痊愈状态。

面对误解、诽谤和诋毁,泰然处之,坚定戒色的决心和信心,永不动摇!
我们严正拒绝手淫,手淫恶习是对身心健康的双重摧残,必须彻底戒除!

正文

第一篇:立命之学

1.云谷问日:“凡人所以不得作圣者,只为妄念相缠耳。这坐二日,不见起一装念,何也?”
解析:云谷禅师一句话点出了关键,凡夫之所以是凡夫,就是因为妄念相缠,做不得主,认
念头为自己,跟着念头跑。要作呈,必须克念”,战胜自己的念头,做回念头的主人。了凡
先生的定功已然达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,可谓天姿超卓,普通人别说三天,就是天、半
天,或者半小时、十分钟、一分钟不起一个妄念,都是很难做到的。大家自己可以试验下
一分钟之内,能够保持观心的强度,不起一个妄念,能不能做到?如果你试验了,你肯定会
发现,只要观力一弱,念头就进来了,把你带跑,很容易进入无意识跟念的模式。念头是会
自动冒出的,即使你不去主动起念,它也会不断管出,只有观力极强极稳定的人,才能做到
长时间不起一个妄念,这是非常深厚的修心功夫。虽然了凡先生说自己是因为被孔先生算定
才无妄想,其实他已经具备了很强的观照力,否则是不可能做到的。

2.命由我作,福自己求。
解析:不要有什么宿命论的包袱,宿命论容易导致消极,其实命运是可以改变的,人的福报
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修得的。只有明白了这一点,人才能真正地掌控自己的命运,而不是
自怨自艾,怨天尤人。祸福无门,唯人自召,善恶之报,如影随形,《太上感应篇》有
云,“夫心起于善,善虽末为,而吉神已随之;或心起于恶,恶虽未为,而凶神已随之”,始
作俑者其实就是自己的念头,好的念头会导致好的结果,坏的念头会导致坏的结果,真正明
白了这一点就会懂得修心的重要性,要多发善心,学会对治邪念。自己的命运是自己造作
的,福报也是自己修来的,一切都是自作自受。

3.若不反躬内省,而徒向外驰求,则求之有道,而得之有命矣,内外双失,故无益。
解析:能够反省,这是你改命的第一步,不去反省自己,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,那命运就无
从改起。误区就是“向外驰求”,不知反省,不知修心,很多人虽然很努力奋斗,但是收效甚
微,就是他的心态没有真正转变过来,还有很多负能量的念头,这样命运就很难改变。一个
人若想得到外在的财富地位,必须从自身出发,反思悔改自己的的过错,断掉懒邪恶,坚持
勤善正,去掉负能量,强化正能量,恒久力行,这样人生就会越来越好。曾国霜为什么要每
日三省?就是怕自己有过错,过错会带来负面的影响,对自身很不利,所以要经常反省,及
时发现,及时改正。

4.汝不见六祖说:“一切福田,不离方寸;从心而觅,感无不通。
解析:六祖大师特别强调了“心”,修心是根本,而不是修身,修身的根本也在于修心,蔡礼
旭老师:“最根本的还是业,人有念头,才会变成一言一行。“修行要注重修心,每个人的
命运、缘分、风水都是由自己决定的,善心才是真正的护身符。真正的高人都懂得修心之
理,要从起心动念上下功夫,学会控制自己的念头,这点是最根本的关键,也是最正确的认
识,祖师大德都在强调修心。人的第一风水是心,人的善良、德行足以改变坏风水的影响,
坏的风水都框挡不住有德者的光辉;无德者,即便占据天下最好的风水,也不能发挥作
用,也不能长久。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,思人恩德,想人好处,做到心善、行善、语善,保
持颗真诚的心。秦东想老师:我讲的运气学,核心就是心念,一切运气由内在的心含而
起不在外部。所以,从根本上看,我们要内求,不要外求。“你的心海正了,做起事情来所
携帮的正能最是非常强大的,你有一种底气和自信,由这种自信会产生种明气和魄力,做
事情也容易获得支持,事业就容易成功。

5.科第中人,类有福相,余福薄,又不能积功累行,以基厚福;兼不耐烦剧,不能容人;时
或以才智盖人,直心直行,轻言妄谈。凡此皆薄福之相也,岂宜科第哉。
解析,“余“指的就是我,文言文的用法。这是了凡先生自己的反省,中科举的人大多有福
相,福气很薄,又不能积累功德来培养厚福,而且很没有耐心,不能容纳别人。时常用自己
的才智来胶压别人,直心直行,说话很随意,说了很多变言。像这样福气浅满之人,怎么会
中科举呢?这段反省很中肯,福相来自于行善积德,薄福之人土难以考取功名,因为他那个
福德和位子是不匹配的,就像猴子坐在王位上,会显得很别扭,也不会长久,根本坐不住、
王位是给雄师坐的,雄师象征德行和威严,古人很重视行善积德,很有行善的意识,特别注
重福行的修养和提升,这方面我们要多学习古人的智慧,古圣先器的确说出了直理,道出了
规律。

6.务要积德,务要包荒,务要和爱,务要惜精神。从前种种,譬如昨”:从后种种,譬如今
日生,此义理再生之身。
解析:包荒,谓度量宽大的意思,也指原谅、宽容。一定要积德,一定要宽恕人家原谅人
家,一定要和爱,一定要爱惜精神。宽恕他人,体现了自己的仁厚,人非圣贤孰能无过,水
至清则无鱼,人至察则无徒,明白这个道理,培养那颗宽恕的心,会给你带来更大的福报,
不硫积别人就会导致获陆和怨恨,这会产生很多负能量,对自己很不利。从前种种,就像死
掉一样,过去了,从今以后,要重新做人,好好培养和提升自己的德行,人要往前看,要过
正能量的人生。

7.汝今扩充德性,力行善事,多积阴德,此自己所作之福也,安得而不受享乎?
解析:这是云谷禅师在指点了凡先生了,关键就是提升德行,多做善事,多积累阴德。《文
昌帝君阴骂文》:“救人之难,济人之急,悯人之孤,容人之过。广行阴骂,上格苍穹。人能
如我存心,天必赐汝以福。“近报则在自己,远报则在儿孙。百福驯臻,干祥云集,岂不从
阴感中得来者战?古圣先踢其实一直在强调改造命运的方法,几千年来核心主题一直未变,
就是强调改过迁善,去除恶念,多发善念,多做善事,建立正能量的气场。北宋《司马温公
家训》云:“积金以遗子孙,子孙末必守;积书以遗子孙,子孙末必读。不如积阴德于更更之
间,为子孙长久之计。“阴德就如播种,只要播土下种,将来迟早会有收成,还会惠及子孙后
代。

8.誓行善事三千条,以报天地祖宗之德。
解析:这是了凡先生发的大愿,这个大愿我是极为佩服的,我们看古人发的愿,就可以发现
自己跟他们存心的差距。很多人可能还停留在比较自私的层面,所以发不出大愿,而古人已
经给我们做出了榜样,我们要好好学习,最好也能发这样的大愿。刚开始发大愿可能还不太
习惯,但是随着每天一遍遍发,这种强大的心念自然会产生一种莫大的力量,推动你去实现
这个大愿,也会给你带来异常崇高的内心感受,这是我的亲身体会,当你有了济世度人的宏
愿,当你发出这种性质的念头时,脸上的表情和眼神立马就会崇高起来,振动频率一下子就
上来了,所以要多发大愿,要恒久力行来践行大愿。

9.云谷出功过格示余,令所行之事,逐日登记;善则记数,恶则退除,且教持准提咒,以期
必验。
解析:功过格是很好的记录善恶的方式,能够让人时时警觉,以防自己造作恶业,每天晚上
总结一下,也可以促进反省,不断完善。刚开始可能恶比较多,不一定要做恶事才叫恶,意
恶也是恶,起了恶念也要记录,也要反省。每天尽量多做善事,比如每天帮助戒友答疑十个
问题,这也算善行,或者宣传戒色一次,也算。生活中也可以做很多善事,捡垃圾扔垃圾
桶,这种小善也可以多做,善事小,贵在坚持,一天做三件小善,一年就一千多件善事,
真的是积小善,成大善,要注重积累,要坚持做下去,养成习惯,习惯成自然。

10.此有秘传,只是不动念也。
解析:《了凡四训》里最秘密的部分就是这句话,说的是画符,“执笔书符,先把万缘放下,
一尘不起。从此念头不动处,下一点,谓之混沌开基。由此而一笔挥成,更无思虑,此符便
灵。凡析天立命,都要从无思无虑处感格。“虽然说的是画符,其实是叫你安住纯粹的觉知,
也就是真我。做事前有意识地安住一会,然后再做,这样做事的品质和质量就会出奇地高,
那些著名的画家和音乐家都在有意无意这样做,他们在创作前都会安静一会,定一定,然后
再开始创作,创作的水平和质量非常之高。这的确是一个秘密,读《了凡四训》不能忽视这
个秘密。

11.余置空格一册,名日治心篇。晨起坐堂,家人携付门役,置案上,所行善恶,纤悉必
记。
解析:治心篇,这三个字很好,为什么不说治身篇?因为心才是根本,虚云法师:“=业之
中,意业极重,凡一切善恶,俱起于意根,起念正则为十善,起念邪则为十恶。所以端正其
心,以为根本。“了凡先生深知修行要从起心动念处下手,从心上改。“所行善恶,纤悉必
记。“对自己严格要求,一个念头不正都要记下来,一念之微必使俯仰无愧,古人对自己颇为
严格,所以达到的境界也不可思议。康熙教子《庭训格言》云:“古人治心,防于念之初生、
情之未起,所以用力甚微而收功甚巨也。“邪念之初生,就要立刻对治,立刻断除,此时邪念
尚未起势,所以用力甚微,但效果却很显著。《庭训格言》又云:“人惟一心,起为念虑。念
虑之正与不正,只在顷刻之间。若一念不正,顷刻而知之,即从而正之,自不至离道之
远。知之,即觉察之,觉察的刹那,邪念就化除了,心生邪念而不知,必成大患!《庭训格
言)训日:“凡人存善念,天必缓之福禄以善报之。今人日持珠敬佛,欲行善之故也。苟恶念
不除,即持念珠,何益?这段说到点子上了,修行不在外在的形式上,关键还是要断除恶
意,这是最根本的。你天天手持念珠礼佛,但如果内心还是没有断除恶念,那是不会有效果
的。

 第二篇: 改过之法

1.今欲获福而远祸,未论行善,先须改过。

解析:改过就像把漏洞堵住了,这样才能完成真正高质量的积累,否则即使做了很多善事,也会因为未改过而变得不纯粹,纯粹两字很难得,要做到纯善也很不容易,毕竟人有各种不良习气,只能自己下决心一点点去改,慢慢就能趋于正轨,臻于纯善。李觏《易论第九》:“过而不能知,是不智也;知而不能改,是不勇也。”王阳明先生:“不贵于无过,而贵于能改过。”要改过,就要好好下决心,要痛下一番决心来改过。

2.但改过者,第一,要发耻心。思古之圣贤,与我同为丈夫,彼何以百世可师?我何以一身瓦裂?第二,要发畏心。天地在上,鬼神难欺,吾虽过在隐微,而天地鬼神,实鉴临之,重则降之百殃,轻则损其现福,吾何可以不惧?第三,须发勇心。人不改过,多是因循退缩,吾须奋然振作,不用迟疑,不烦等待。小者如芒刺在肉,速与抉剔;大者如毒蛇啮指,速与斩除,无丝毫凝滞,此风雷之所以为益也。

解析:知耻近乎勇,要有耻心,邪淫的状态完全是一种无耻的状态,满脑子邪思邪见,我们要发耻心,要学习圣贤,效仿圣贤,与其一身瓦裂不如完善自己的德行,改正自己的缺点与错误,人生是一场修行,要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。发敬畏心也很重要,存敬畏心和恭敬心,邪念就会减少很多,这里的畏惧,是因为知道过错的可怕,菩萨畏因,众生畏果,等到果来了你哭闹也没有用了,因为果已经成熟了,来不及了。怕果,你因就不要造。众生常作恶因,欲免恶果,譬如当日避影,徒劳奔驰。对于造因一定要很谨慎,一定要造善因,绝对不要造恶因,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,绝不去造恶业,自然没恶报。《了凡四训》是有谈及鬼神的,这类内容容易被误解,可能会觉得是迷信,其实鬼神是不同维次空间的存在,所以还是应该敬畏鬼神。我以前也不大相信,后来看了很多濒死的案例和书籍,就完全相信了,有的人甚至还记得前世,人死后脱离肉体会有中阴身,很多大德都提到过的。第三就是发勇猛心,要勇猛精进,势不可挡,摧枯拉朽,如猛虎出笼!人不肯改过,往往缺少一种勇猛的架势,一种你死我活的斗志,一种破釜沉舟、豁出命来拼死一搏的决心与勇气。我之前说疯狂学习戒色文章和疯狂练习断念,就是为了激发大家进入一种神勇无比的状态,这并不是叫你失去理智,而是叫你拿出最勇猛最精进的状态,大家都知道林书豪曾经的“林疯狂”表现,在逆境中奋然振作,强势崛起,我看了林书豪的纪录片,他去救济穷人,给流浪汉送食物送红包,真的很有善心,另外林书豪训练格外刻苦,非常疯狂,场上的疯狂表现是用场下的疯狂训练换来的,库里也是疯狂训练,苏炳添也是疯狂训练,这里的疯狂是一种勇猛精进的状态,要雷厉风行,全力以赴!就像百米赛跑选手们拿出最疯狂的状态来完成这一段跑道。曾国藩没有超人的天赋,也没有优越的背景,但却能够获得惊人的成就,这与他时时调动刚猛精神密不可分,总是在强调“凡事须下血战功夫。”做任何事都要有“勇”“刚”的一面,果断坚决,但也要兼具恒心,猛火煮和慢火炖要交替进行,要经常激励自己,鞭策自己,剔起眉毛,振作精神,勇往直前!不要再因循退缩了,不要再找借口了,到了决一死战的时刻,不能再懦弱了,也不能再逃避和拖延了,这时你要拔出战刀,勇猛动作,上阵杀敌!血战到底!杀他个片甲不留!所有的邪念,所有的负面念头与习气,统统杀光!杀净!一个不留!!!

3.一息尚存,弥天之恶,犹可悔改,古人有一生作恶,临死悔悟,发一善念,遂得善终者。谓一念猛厉,足以涤百年之恶也。譬如千年幽谷,一灯才照,则千年之暗俱除,故过不论久近,惟以改为贵。但尘世无常,肉身易殒,一息不属,欲改无由矣。明则千百年担负恶名,虽孝子慈孙,不能洗涤;幽则千百劫沉沦狱报,虽圣贤佛菩萨,不能援引。

解析:要悔改,要忏悔,而且要趁早,悔改也要猛厉,要下大决心。临死的时候其实已经有点晚了,还是要趁身体尚可时积极改过,积极行善,积极改造自己的命运。“幽则千百劫沉沦狱报”,这是讲地狱的,虽然一笔带过,但也足够警醒,这类内容善根深厚者方能接受。千百年来,关于地狱的开示一直都有,佛经中有,大德也讲过,传统文化的其他书籍也有记载,其他正统宗教也有讲到,这类信息是容易被误解的,即使暂时不能接受,也应该保持敬畏之心,认真改过。

4.何谓从心而改?过有千端,惟心所造;吾心不动,过安从生?学者于好色,好名,好货,好怒,种种诸过,不必逐类寻求;但当一心为善,正念现前,邪念自然污染不上。如太阳当空,魍魉潜消,此精一之真传也。

解析:根本还在于心,这段讲得非常明白,“一心为善,正念现前”,这八个字要认真体会和理解,有的人可能会理解成只要行善,邪念就污染不上,其实不然,“正念现前”才是关键所在,正念这个概念最初源于佛教禅修,是从坐禅、冥想、参悟等发展而来,是有意识地觉察当下的一切,正念有觉察之意,就是叫你保持警惕,时时观心,看住自己的念头,这点至为关键。光行善是不够的,因为邪念会自动冒出,邪念会入侵你的头脑,你必须具备对治之力,要立刻断除而不能被其附体。

5.大抵最上治心,当下清净;才动即觉,觉之即无;苟未能然,须明理以遣之。

解析:这段话就是断念口诀的意思,这个修心诀无数的大德都提到过,当然不一定是16个字,也可能是后8个字,或者其他一段话,但含义是一样,那就是通过觉察来消灭念头,原理就是念起即觉,觉之即无。真正的断念并非压念,而是觉而化之,压念是有主观压制的想法,不想让念头起来,而断念则是不怕念起,而是要及时觉察。压念会带来挫败感,因为越压越反弹,搞得自己很苦恼,而断念则很轻松,一觉就化除了。持咒念佛是很好,断念口诀也很殊胜,思维对治也不错,这几种断念方式都是很好的,各有特点,各有千秋,持咒念佛有他力加持,但自己也要勤于用功才能达到一定的境界;断念口诀是自力,需要自己不断练习来提升觉察力,断念口诀最终是离开念头的,不需要起念,只是觉察。这种观心的功夫其实是基本功,达摩祖师:“唯观心一法,总摄诸法,最为省要。”《大乘本生心地观经》:“三界之中以心为主,能观心者究竟解脱,不能观者永处缠缚。”用念佛来对治邪念,需要先发现邪念来了,然后赶紧念佛,必须以观心作为基础,做念佛日课时,发现妄念起来了,马上专注在佛号上,也需要观心来发现妄念。观心是最基础的基本功,也是最高深、最终极的修心功夫,觉察力足够强大,一发现念头,念头就消失了,所以《了凡四训》把修心诀称为“最上治心”。当然,我是很尊重持咒念佛的,的确很殊胜,这几种断念方式都很好,我们应该尊重每一种断念的方法,不可贬低任何一种。我看过很多开示,高僧大德从来没有贬低过修心诀,而是极力提倡修心诀,很多高深的法门只教导观心,是可以获得最终成就的。

有的人虽然练习断念口诀,但还是失败了,原因有两方面,一,没有正确理解这个口诀;二,没有练到较高的水平。正确理解和坚持练习,这两者缺一不可,一定要有正确的理解,彻底弄懂断念口诀的原理与含义,不少人会误解断念为压念,想压制念头,不让它起来,这是完全错误的。按照压念去练习,只会南辕北辙,断念非压念,断念是化念,通过觉察来化除念头。真正弄懂原理后,就要勤于练习,也可以在练习的过程中加深理解,理解到位了,练起来也会事半功倍,练到一定水平即可降伏心魔。就像打游戏练级一样,要练到一定级别才有望打败BOSS,这个过程需要坚持,不是一蹴而就的,打游戏可以花钱找代练,但是断念口诀只能自己勤于练习,刚开始要熟背,最后就不用背了,直接觉察即可,平时保持观心,保持警惕,看住起心动念。随着坚持练习,断力和断速都会有明显的提升,到时就可以主宰内心了。

 

第三篇:积善之方

1.善日加修,德日加厚。

解析:古人有积善意识,不断积累善行,不断提升德行,今人则提倡理财意识,对钱财看得比较重,而古人更看重的是善和德。修为好、心地清净、性情善良的人,头顶有灵光闪耀,整个人看上去也是光明开朗,神采奕奕,而作恶多端的人头顶灵光全无,甚至有一团黑气笼罩,显得灰头土脸,萎靡不振。对光明者,大家都仰慕恭敬;对黑暗者,众人都会厌恶乃至鄙视。从善如登,从恶如崩,做善事如登山,需要下很大决心来坚持,而向坏发展就像山崩一样迅速,学好很难,学坏极容易,很多人也是被邪友带坏的,交友一定要谨慎,发现对方有恶习,要尽量规劝,如果不听,那就远离。《草堂集》:“福以德基,非可祈也,祸以恶积,非可禳也,苟能为善,虽不祭,神亦助之。”福在积善,祸在积恶,福之将至,观其善而必先知之矣;祸之将至,观其不善而必先知之矣。

2.凡为善而人知之,则为阳善;为善而人不知,则为阴德。阴德,天报之;阳善,享世名。

解析:善也是分类的,做善事不留名,不夸耀,非常低调,就像没做过一样,这类阴德的福报大,古人提倡多积阴德,这样福报才大,当然也不可执著于福报,只管耕耘即可。曾国藩:“为善最乐,是不求人知。为恶最苦,是惟恐人知。”做了善事,内心会很快乐,也不需要别人知道,默默去做即可,如果做了善事,希望别人知道,希望别人夸奖自己,希望通过行善来获得好的名誉,这类人就比较浅薄,他们行善是和名利挂钩的,私心很重。古人极重阴德,阴德更显无私和低调,不求任何回报,不求名利,只是无私帮助别人,无私为社会做贡献,这种人境界就高。真正无私了才具有大力量,无私代表纯粹,纯粹的力量不可思议,真正的力量来自于纯粹!要做纯粹的人,达到纯粹的境界!

3.为善而心不着善,则随所成就,皆得圆满。心着于善,虽终身勤励,止于半善而已。譬如以财济人,内不见己,外不见人,中不见所施之物,是谓三轮体空,是谓一心清净,则斗粟可以种无涯之福,一文可以消千劫之罪,倘此心未忘,虽黄金万镒,福不满也。

解析:这条就是在讲执著与否,不执著就做圆满了,心里一直想着福报,那就大打折扣了。做善事要三轮体空,内心保持清净,这样产生的力道就会翻倍增长,一有杂念,一有执著,那力道就会大为削减。做善事也是很有讲究的,要做圆满,就要尽量做到三轮体空,即使做过一万件善事,也像什么也没做过一样,内心十分清净,不去想做了多少善事,也不去求回报,没有任何希求,心中空空如也。达此境界的人,即使做了一件很小的善事,也会产生巨大的力量。犟牛居士说过一个例子,说是一个人听说布施好,于是就布施了一千元,然后他就老想着得回报,结果好几年都未能如愿,他那种贪财的私心实在太重,布施的时候是带着贪心布施的,这样就会大打折扣,他那个发心就不纯,善行的效果自然很差,本来是善行,他却夹杂着贪心,贪嗔痴是三毒,他这样发心行善,怎能有满意的结果呢?你真正什么也不求,最后却不求自得,你真正无私了,那个善行的质量就非常之高,一丝一毫的回报都不求,只是纯粹地行善,要做到这种程度。哪怕求一丝一毫,那就是自私,自私的力量就很小,无私的力量才最大,效果也最好,差别就在这。

4.随缘济众,其类至繁,约言其纲,大约有十:第一,与人为善;第二,爱敬存心;第三,成人之美;第四,劝人为善;第五,救人危急;第六,兴建大利;第七,舍财作福;第八,护持正法;第九,敬重尊长;第十,爱惜物命。

解析:这十条是非常重要的,能做到这十条就非常有德行了。我们要长养德行,时时秉持着恻隐之心、爱敬之心、与人为善之心、成人之美之心,多做善事,多帮助别人,给别人带去正能量,用正能量去影响别人,走到哪里,都能自带善意的光芒,照亮身边的人。当你发出正能量的念头时,别人也容易发出正能量的念头,当你发出自私的念头时,别人也容易发出自私的念头,人在交流沟通时是很容易受到对方影响的,我们一定要多发善念,用高频的正能量去影响和带动别人。和高频的人在一起,你的频率就会自动被调到那个频率,内心会变得非常清净,能够以一个更高的视角、更高的智慧去看待问题和处理事情。我们要让自己成为高频的人,去影响周围的人,低频的人充满了负能量,他们也在影响周围的人,很容易导致争吵等不和谐的现象。很多人都反馈在邪淫后家庭容易争吵,邪淫者很容易和别人吵架,戾气很重,因为经常起邪念,散发出来的能量是低频的,具有攻击性,易于吵架。高频的人懂得断除负面念头,懂得行善和培养正能量,内心祥和而稳定,这样才能真正把握自己的人生与命运。

第四篇:谦德之效

1.易曰:“天道亏盈而益谦;地道变盈而流谦;鬼神害盈而福谦;人道恶盈而好谦。”是故谦之一卦,六爻皆吉。

解析:戒色十规首重“谦德”,谦,六爻皆吉。王阳明《传习录》:“谦者,众善之基;傲者,众恶之魁。”保持谦逊,万事亨通,君子善终,大吉!谦对自己是非常有利的,傲对自己是非常有害的,傲慢其实助长了一个人的小我,而谦虚、谦卑则是真我的一种宝贵品质。清雍正年间,江水被推荐到朝廷做官。皇上召见时,他紧张哆嗦,不能对答,于是推荐他的学生戴震。戴震口若悬河,分析问题切中要害,说得清清楚楚。皇上大为兴奋。问戴震说:“你和老师比,谁的才能高?”戴震回答:“我的水平低。”皇上又问:“那水平高的反而不能回答,为什么?”戴震说:“老师年老,耳朵有些背,可他的学问,超过我一万倍。”皇上赞赏他的谦让精神,赐为翰林。戴震一方面尊师,另外就是非常谦虚,这是合天心的品德,所以吉祥,做事做人都要上合天心,这样才能大吉。

最近看了一篇职场的文章,里面讲到:“无论身在什么岗位,想得到领导信任,就要注意:其一,如果取得成绩,第一时间把功劳归给领导,因为没有领导的授权与支持,就不会有你的成绩;其二,越是取得成绩,在同事和领导面前要更加谦逊,千万不能得意忘形,更不能在领导面前炫耀自己的成绩和功劳,以免同事嫉妒和领导反感。总之,做人要有一颗感恩的心,取得成绩后,要不骄不躁,将成就与荣耀分享给同事和领导,这样方能得到大家的拥戴,得到领导的重用。”这段话讲得很好,真正的智者不居功,不自傲,取得一定成绩,也懂得让功,让功是非常深的智慧、非常高的德行,让功于众,让功于师,让功于领导,让功于圣贤,让功是君子所为,高风亮节,胸襟博大,堪为楷模。《道德经》云:“为而不恃,功成而弗居。”君子不居功,而是让功,小人往往会争功、贪功,品行一下就拉开了差距,因为不居功和让功,就能得到众人的支持,如果一味争功、贪功,只会引来众人的反感和反对。春秋时期,曾有过一段“三将让功”的佳话。据《通监记事本末》记载,晋国将领郤克、士燮、栾书这三位将领,在取得晋齐鞍之战胜利后,不争功,克己互让,谦虚谨慎,表现出良好的将德风范,一直为后世兵家所推崇。作为良将不但要有将才,精于谋略,善于战法,同时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将德修养,胜而不骄,谦退不伐(不伐:不自我夸耀),不矜其功。晋军三将克己谦让的行为,堪称良将的楷模。

2.书曰:“满招损,谦受益。”予屡同诸公应试,每见寒士将达,必有一段谦光可掬。

解析:古人很懂谦虚的道理,今人很多人都不懂这个道理,谦虚会获得支持,一旦骄傲,就会引来敌意和攻击。大家应该都有这样的体会,就是某某人一旦暴露出了骄傲或者傲慢的想法,你心里就会觉得不舒服,甚至想攻击对方,觉得看对方不顺眼。如果对方很谦虚,不居功,不自傲,懂得恭敬礼让,这样一段谦光可掬,别人心里就会很舒服,这也是获得成就的征兆。如果一个人很骄傲很自满,这就是要受到打击的征兆,我看过很多事例,就是当事人发出了骄傲或者傲慢的念头,结果就引来了攻击他的言论,如果他能谦虚,就能获得众人的支持,一骄傲,一自满,目中无人,狂妄自大,出现这种表现,就要受到打击了。

3.予曰:“惟谦受福。兄看十人中,有恂恂款款,不敢先人,如敬宇者乎?有恭敬顺承,小心谦畏,如敬宇者乎?有受侮不答,闻谤不辩,如敬宇者乎?人能如此,即天地鬼神,犹将佑之,岂有不发者?”

解析:惟谦受福这四个字讲得非常好,地低成海,人低成王,圣者无名,大者无形。能谦虚,能低调,能恭敬,能敬畏,能做到这四点,就是能受福的表现。看人要观察他的德,他的举止,他的精气神,如果一个人的“神”平和端庄,很安定,表明他道德高尚,不会因周遭事物的变化而随意改变节操和信仰,敢于坚持正确的东西,意志很坚定。安静时,两眼光华熠熠,目光湛然清明,行动时,两眼安详沉稳,又敏锐犀利,这是清正的表现。北宋司马光:“才德全尽,谓之圣人;才德兼亡,谓之愚人;德胜才,谓之君子,才胜德,谓之小人。”总而言之,德是最重要的,以德立人,以德立命,人无德不立,国无德不兴。曾国藩善用人,源于善相人,曾国藩对人才任用的成功正是得益于他对人才的分类观察,考量的标准就是品德端正,仪容端庄。

4.道者曰:“造命者天,立命者我;力行善事,广积阴德,何福不可求哉?”

解析:立命者我,真正立命的是自己,自己是可以改造命运的,不能消极被动,要力行善事,广积阴德,你的能量场变了,你的处境自然就变了。人具有主观能动性,完全可以通过改过迁善来改造自己的命运,怨天尤人的戒友我看到过不少,当他们学习了《了凡四训》就知道问题其实是出在自己身上,不应该怨天尤人,不能抱怨老天不公平,其实老天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,关键是自己起了什么念,做了什么事,自然会得到相应的一个果报。明白改造命运的道理后,就要断除恶念,力行善事,坚持做下去,积小善成大善,日积月累,越积越厚,就像每天一张薄薄的面纸,坚持积累下去,就是厚厚的一叠,所以要注重积累,要坚持下去。

5.稍有识见之士,必不忍自狭其量,而自拒其福也,况谦则受教有地,而取善无穷,尤修业者所必不可少者也。

解析:谦则受教这四个字很重要,谦虚了,才能更好地接受圣贤的教诲,如果以傲慢的心态学习圣贤教育,甚至会觉得圣贤不如自己,从而产生毁谤之心,觉得自己了不起,其实浅薄得很。曾国藩书房题名“求阙斋”,别人求圆满无缺,曾国藩却求“阙”。阙者缺也,就是求欠缺用以提醒自己不能盈满,因为他地位愈高愈懂得谦恭的重要,所以能够保住自身的善始善终。善事要尽量做圆满,而做人忌满,有些事也不能做过头,所谓物极必反,做人的境界是大成若“缺”,抱朴守拙,谦卑低调。这个道理我们一定要懂!

6.人之有志,如树之有根,立定此志,须念念谦虚,尘尘方便,自然感动天地,而造福由我。

解析:真正有德行、有诚心的人是可以感动天地的,这点我是深信不疑的。人一旦立定志向,就要注重谦德,这样做事就容易成功,谦虚的人很容易得到别人的支持。与人方便,多帮助别人,这样就能得到拥护,这是德行的感召,自然能感动天地。造福由我,造恶也是由我,我们都有自由意志,既可以造善造福也可以造恶造罪,一条是光明大道,一条是地狱险途,全在我们自己。有觉悟的人,他深谙恶行导致恶果,所以他不去造恶,而是有意识地多行善积德,完善自己的德行,不断积累自己的福报,过正能量的人生,这才是真正有智慧的表现。

最后总结:

这季和大家分享了《了凡四训》的研习体会,大家也可以看看《了凡四训》的电影,那部电影拍得很不错,很有古风的味道,秦东魁老师也讲过《了凡四训》,大家有空可以看看,喜马拉雅FM也有《了凡四训》有声书,平时听听也是很不错的,还有《了凡四训》的漫画,画风也很有意境。曾国藩对《了凡四训》最为推崇,读后改号涤生,“涤者,取涤其旧染之污也;生者,取明袁了凡之言:‘从前种种,譬如昨**;从后种种,譬如今日生也。’”他奋然振作,精勤砥砺,终成晚清中兴第一名臣,将《了凡四训》列为子侄必读的第一本人生智慧之书。《了凡四训》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,被称为东方第一励志宝典,了凡先生结合自己亲身经历和毕生学问修养来做的家训,加以现身说法,颇具说服力,也相当励志,这本书真的启发了无数的人,改变了他们的命运。决定一个人富贵贫贱的主要因素,不是风水、不是命数,而是一个人的“心田”,即你的思想、你的品德、你的行为,你的人生剧本是你自己撰写的,你输入负面的念头,放出来的影像就是倒霉的,你输入正面的念头,放出来的影像就是吉祥的。心是根本,大德一直在强调修心,境随心转,把心修好、修正,学会行善积德,积累正能量,到时你的命运就能完成逆袭。

 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自强戒瘾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作者: 自强戒色

上一篇
下一篇

发表回复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0888-88888888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箱: 574298576@qq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00-17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
真正科学有效戒色
加戒色老师微信
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