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知识网站 戒色文章 罗大伦:肾精亏虚的医案,肾精亏虚病重时,用熟地黄

罗大伦:肾精亏虚的医案,肾精亏虚病重时,用熟地黄

罗大伦:肾精亏虚的医案,肾精亏虚病重时,用熟地黄

我们平时用的生地比较多,地黄给它弄干了以后叫生地,生地黄是滋阴凉血的,凉血作用很强。把鲜地黄经过九蒸九晒的炮制以后变成熟地,做成熟地干什么呢?熟地和生地不一样,生地是凉血的,药性是凉的;熟地药性偏温,微微有点温性,甘而不苦,张锡纯认为它是滋阴补肾的主药。

九蒸九晒熟地黄

我以前讲过,有些中药说是滋阴的,药性又是温的,比如说枸杞子、山药,我认为它们都是补精的,还包括山萸肉。在滋补肾精里面,我认为,没有其它药能超过熟地的,主要的药就是熟地,其它药就是配合使用的。

让我们看看张锡纯是怎么认识熟地的。

医案 1

他认为熟地治阴虚发热,阴虚不能纳气,作喘,痨瘵(zhài)咳嗽(就是结核病,肺结核),肾虚不能漉水,小便短少,积成水肿(肾虚导致的水肿),以及各脏腑阴分虚损者,熟地黄皆能补之。张锡纯认为只要是阴虚,各脏腑阴虚它都能补。补阴是对的,但我认为熟地黄最主要的是补肾精,确实没有其它药能比过它。

张锡纯年轻的时候清代还没有覆灭,他到天津去应试,考科举,到一个当官的家里面去喝酒。他家有一个女仆人,三十多岁得温病,就是外感的热症,十多天了,病得特别重,病势垂危,到什么程度?当时这人可能觉得要不行了,就想把她抬到外面去,死别死在家里,抬到闲着的房子里,办丧事好办。

当时还没有抬,吃饭的时候同桌一个朋友叫贾佩卿,一听说你们府上有仆人病这么重,我们张锡纯懂医,张锡纯来给看看,结果这一看什么情况?昼夜泄泻,就是腹泻,白天晚上泻,昏不知人,这人基本上喊她已经不知道答应了,病得非常重了,呼之不应。这人眼睛不动弹,说明病得已经很重了。一摸脉,“数至七至”,脉跳得非常快,一呼一吸之间七至。“按之即无”,一按这个脉就没有了,那么怎么办?

遂用熟地黄二两,大补肾精,生山药(干山药片)一两,白芍一两,甘草三钱,煎汤一大碗,一点点给她喝,结果喝完这一服药以后,这个患者身体居然就好过来了。

书里写的是尽剂而愈,也就是说这个药喝下去,这个人就缓过来了,不泄泻了,神情也缓过来了,这个人居然就此好了。

这了不得,这么重的病这么快就好了?因为张锡纯认症准确,认为她现在没什么邪气了,就是虚的。正气消耗殆尽,所以熟地二两,下去赶快大补肾精,然后生山药补脾,杭芍敛肝、柔肝。这个方子里最主要的药,是熟地黄和山药。过去道家经常把熟地和山药熬在一起,所以道家经常使用熟地黄,但凡和道家有联系的医生,比如陈士铎、傅青主、张景岳,这都是道家学派的,他们都特别擅长使用熟地,尤其明代的张景岳,外号叫“张熟地”,他认为在人虚的时候必须给补足了,这人才能抗邪,所以会使用熟地。

有时人虚弱得很厉害,看着外表好像是外感病症,外感为什么驱除不掉呢?因为你正气不足,如果看中了这个要害了,把正气补足了,身体自己就开始往外清邪气了。明代的张景岳经常这么用,后世有的医家不理解,说这不把邪气给敛到里面去了吗?不会的,其实有大量病例显示,在人正气不足,尤其肾精不足的时候,感受外邪,还真的要加熟地,把肾精补足以后人才有生机,才有能力抵抗外邪。

所以这个病例告诉我们,在患这么重的病的时候,正气虚是主要矛盾,邪气可能就剩一点,基本快没了,这个时候如果还清邪的话没用的,赶快把正气补足,这是分清主次。

熟地的道地药材跟山药都产在河南焦作的温县,大家看这两个药真是一对绝配。我们说温县,古代焦作叫怀庆府,怀庆府产四种道地药材,叫“四大怀药”,在中医里这四大怀药都非常有分量。四大怀药分别是:怀山药、怀地黄、怀菊花、怀牛膝。山药和地黄是其中的两员大将,下面的病例讲的也是这两个药配合的故事。

医案 2

张锡纯在老家的时候,他们邻村泊庄有一姓高的妇女,这位妇女身体特别弱,“资禀素羸弱”,禀赋不好。这次得了外感的温病,热症,五、六日以后,“痰喘甚剧”,就是咳痰,喘得不得了,有点哮喘的情况。请张锡纯来治,张锡纯治开的方是《金匮》里的小青龙加石膏汤。这方一下去喘顿止,因为这小青龙汤动肾气、抗邪。我们知道有的时候用小青龙,肾气不足的人来用,调动肾中精气来抗邪,如果肾气足的人没有问题,一下就顶出去了,如果肾中精气不足的人,接下来就会产生变症,马上就会出问题,为什么?身体就会有反应了,您看这位患者就是,喘止住是当时的晚上八点多钟就睡觉了,一夜安稳。

到早上的时候,突然喘又发作了,精神恍惚、心中怔忡,这时候心里面感觉不对了,觉得心都慌了,精神恍惚。再把张锡纯请来一诊脉,“如水上浮麻”,这脉是虚的,飘起来了,“按之即无”,脉一按就没了,“不分至数”,脉跳快到什么时候呢?不分至数在跳,正气欲脱,这个人就要不行了,马上要出变症了。这时候怎么办?张锡纯赶快开方子,他这时候还年轻,意识到问题在这儿,开的方子是熟地黄4两,大补肾精,用干山药片1两,大家看熟地又和山药配起来了。他开了野台参,就是台州党参,野生的。跑了半天药房,就没买到台参,什么参都没有。张锡纯说这样吧,就单用熟地黄和干山药,赶快用这两味药熬水。“一日连进三剂”,一天连着喝了三剂,共用熟地黄12两。各位看看,这个量是非常大的。配上山药来补脾,一个大补肾精,一个来补脾,结果其病竟愈。就这12两熟地黄喝完之后,患者就好了。这说明熟地补肾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,立刻把这人正气补足了。

这种用法在古代经常用,比方说傅青主经常一用熟地就用到我们今天的90克以上,为什么呢?就是量大,一下给他补足了,这个人就能过来,这是我们的经验。其实熟地黄少用力量不是很大,我但凡用熟地黄就是50克以上、60克以上这么用。我们今天用的著名方子——六味地黄丸,六味地黄丸里面最主要的成分就是熟地黄,然后配上山药、山萸肉,来补肝、脾、肾三脏,然后又配点泻的药,一共六味药,其中占绝大多数比例的成分就是熟地黄。所以,熟地黄是补肾精的一个特别重要的药,在一些危急的时刻,这个人如果肾精不足的话,我们会用熟地黄。

通过这个病例,我看到张锡纯没少读古代的书,如果不读古书,你不知道熟地还可以这么用,能用这么大的量,张锡纯一定是读了古人的书以后,心中有所领悟,碰到这位患者,这时候他还年轻,用了以后就把这人一次就治好了。他在这方子的后面写了一个注解,他说,此症应该用来复汤,当时我年轻还没有创造出来复汤。来复汤里面的药包括山萸肉2两,加点龙骨、牡蛎等。

虽然张锡纯这样讲,但是我觉得存在就是合理,有可能用来复汤有效,但未必有这么快的效果,他一天就把这么重的一个病人治好了,说明这时候用熟地配干山药是合理的。大家记住这个药配,熟地黄配干山药片熬水可以大补脾肾,可以扶住人的正气,对于肾虚、肾精不足的人,这种方法是非常好用的。

最后,今天给大家推荐的,是河南温县的九蒸九晒熟地黄。温县是地黄的道地产地,种植地黄的垆土地,和种植怀山药的垆土地是同一片土地,所以我过去在考察怀山药的时候,也看过地黄,但是非常遗憾的是,现在很少有人懂得九蒸九晒的方法,而多用机器来蒸制,今年我推荐的这批地黄,就是真正的九蒸九晒的熟地,一个流程都不少,整个过程非常费功夫,全部下来要一个月的时间,最终,真的复原了古人所讲的九蒸九晒的工艺。

我觉得,这个工作是有意义的,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,如果全国都没有人来制作,那是我们的罪过。有感兴趣的朋友,可以点击二维码去了解一下。

罗大伦:聊聊表里与阴阳阴阳与寒热的关系,就是寒热是阴阳的具体体现,用张景岳的话说是:“寒热者,阴阳之化也。”但是中医辩证讲的是八纲,就是阴阳、寒热、表里、虚实,这是中医用来判断疾病到底在哪里、到底有多强大的四对坐标,其中阴阳是总纲,其他的分别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定位的。

聊聊表里,举几个例子

最近有很多孩子身上发疹子,有个朋友的孩子,这个朋友一天突然来电话,说一岁多的孩子发烧三天了,问怎么办?我在电话中问:“吃什么药了?”回答是,他们带孩子去看了医生,医生给开了对乙酰氨基酚来镇热,同时开了小儿热速清口服液,但是服用后发烧仍然没有变化。

我问小孩子验血的结果如何,回答是白细胞正常。这说明没有细菌感染。(实际如果仔细看的话,应该是白细胞总数下降,同时淋巴细胞升高)。但是这个时候,孩子没有任何的其他表现,我就问,这个病是怎么得的?发病之前发生了什么事儿?原来,是孩子的母亲休息的时候,带着孩子到游乐园玩,孩子光着脚玩来着。我明白了,这样的事情我见过很多了。

在中医里,人体的表里是分开的,表属阳,里属阴,除了这个二分法,中医为了更加确定病位,还搞了个三分法,就是把阳分成太阳、阳明、少阳,把阴分为太阴、少阴、厥阴,并且把脏腑和经络也和他们对应,分别是太阳膀胱经,阳明胃经,少阳胆经,太阴脾经,少阴肾经,厥阴肝经。

其中太阳膀胱经是最外表的一道防护系统,而少阴肾经则是里面的最要紧的体统。但是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底的涌泉穴,走足跟,然后上行。它和足部的关系很密切。所以保护脚部很关键,比如我们经常按摩一下脚,不但可以流通足少阴肾经的气血,走足部的其他经络也可以得到保养

同样,保护足部不遭受寒也很关键,我见过很多的肾炎患者,就是足部保护不利造成的,比如有个小伙子,就是大冬天的时候,穿个单皮鞋,到公园的结冰的湖面玩,回来后就患了肾炎。我还见过一个老太太,患肾炎,是因为下大雨,鞋里都是水,天还凉,一路走回家,就发烧了,一检查,患了肾炎。

来电话问发烧怎么办的孩子,我判断其实就是光脚在地上玩,四月北京的天还不是很热,所以寒凉影响了足少阴肾经,造成了抑制的状态,就是邪气潜藏于人体里面的阴经,不能发于阳,就是无法发到外表,所以这个发烧一直持续。

所以我告诉她买回来三十克的苏叶,然后每次用一小把熬水,兑入开水,泡脚。这样可以保护足少阴肾经,使得肾经温暖,振奋人体机能,让邪气往外发。

结果后来情况的发展很令人意外,等到第二天,孩子突然出了满身的疹子,同时发烧立刻退去了。这是什么?我分析,这可能是幼儿急疹,这说明孩子的正气开始足了,所以才能把疹毒给发出来。也就是说,从里发到了外,从阴发到了阳。

后来我给他们开了解毒的中药,同时为了让家长确认孩子的疾病类型,电话建议他们去儿研所,他们去后,医生判断为幼儿急疹,开了一个中成药,也是解毒的,但是医生说发出的疹子这么多,可能是药物过敏。

这个诊断稍有糊涂,幼儿急疹和过敏是两种疾病,截然不同,你单看疹子的形态就可以知道是过敏还是急疹了,怎么可能还是过敏?如果是过敏,怎么不给开抗过敏药物?这个孩子的急疹,发出来后,只要慢慢的解毒清热治疗,就会痊愈的。

中医治病时分层次的

中医治病时分层次的,当邪气闭藏在体内阴经的时候,就要用温热的药物(甚至泡脚都可以),振奋一下人体的机能,让它抗病邪外出,然后到了体表,到了阳经,再解毒治疗。很多人以为这种病就是个温热之邪,其实病毒本身并没有寒热之分,只是在人体在不同的部位、不同的阶段会造成寒热的表现,我们只需要根据症状调整就可以,这是中医灵活的部分。

这样的病例很多,我再举个例子,北京的年轻人经常开车去郊区玩,这是一种时尚,没到周末,去郊外的路上都会塞车,有一对夫妇,带着孩子去郊外玩,去的门头沟那边,有山有水的地方,看到了山间的清溪,一家人高兴的不得了,孩子就光着脚去趟水,赤脚在山涧里玩了很久,这一天就很快乐地过来了。

结果,在回来以后,孩子很快就发高烧,没有精神头,去医院服药没有效果。

后来电话咨询我,因为都是朋友,一天给我打了无数遍电话,我就告诉他,就是孩子在冷水中,伤到了肾经,在中医里面,这叫太少两感,就是外面的太阳经病了,同时最里面的少阴经也病了,都被外邪给侵袭了,其实外邪从人体的体表,如果正常侵入的话,要经过三阳经,然后进入阴经,要经过太阴,然后才能到达少阴,但是,因为孩子在冰冷的山涧的水中足部被冰,所以邪气直中了少阴,这是自己帮助病邪进来的。

那么这个时候怎么办?只能从里面往外发,增加人体的抵抗机能,把邪气从阴经往阳经发,用的方子就是张仲景的麻黄附子细辛汤,方子里面的附子和细辛都是温肾经的。结果孩子最后很快就恢复了。

这个也是个把病邪从里向外发的例子,从阴经给发到阳经,然后宣出体表,这是中医治疗此种疾病的一个程序。因为足少阴肾经和足部关系密切,所以我讲了两个足部受寒的例子,当然,还有其他不是足部受寒的例子。

有的孩子,并不是足部受寒,但是邪气也会潜藏在阴经,比如,有个孩子,家长反映学校里很多的孩子都患了“风团”这个病,身上起红色的一团一团的肿块,一般认为这种东西类似荨麻疹,不传染吧,但是孩子们确实是在此起彼伏地起,这说明此病是有传染的可能的,但是不管是什么病,总之是正在这个母亲庆幸自己的孩子没事儿的时候,这个孩子也患上了,于是就找我。

当时我心里想这个皮损是红肿热痛的,应该是属热,但是孩子的舌质颜色却有些淡,这说明阳气还有些不足,那么就会在阴经会潜藏一些外邪,于是就没有先开清热解毒的药物,而是开了温热的药物,期待振奋孩子的阳气。

结果,只两服,孩子的皮损就开始增加了很多,这说明什么,这说明孩子自己的正气开始足了,开始把外邪发越出来了,这种疮疹类的疾病,但是外发则顺,内闭则留患于未来。

此时,我分析应该发越得差不多了,就开始使用解毒的中药,于是皮损就开始慢慢的消退。这是我常用的方法,就是尽量不留邪于阴经,总是尽量把邪气发越出体表,发到阳经,这样才是顺治。

当然,人体表里的问题还有更加复杂的,有的时候,中医的八纲坐标会互相结合,比如里热,里寒,里实,里虚等,但是总是不外阴阳的变化,因为传统认为,阴阳是可以继续分下去,乃至无穷的,比如阴中之阴,阴中之阳,依次下分。而且,我现在讲的是外感的疾病,如果是内伤病,那么复杂的情况也会很多,这个以后再聊。

总之,表里也是对应阴阳的,我们调理身体的时候都要考虑。

罗博士讲中医(43)肉桂、附子配地黄,引火归元|漫谈中医熟地黄我们讲了可以大补肝肾之精,尤其是补肾阴、肾精效果非常好,我认为补肾精的药里边熟地应该是排第一的,其它药基本都是配合使用的。 

今天这个病例是治一个孩子的病,事情是这样的。奉天省长公署科长侯寿平的儿子,奉天过去说是沈阳,但是整个辽宁沈阳管的这一片都叫奉天。省长公署的科长叫侯寿平,张锡纯这是把患者的姓名点出来了。他的孩子五岁,因为服那种凉泻之药太过,怎么回事?就是用药太凉往下泻。有可能是这个孩子当时的医生认为他应该往外泻这个热,所以就用了凉和泻的药,结果用的太过,张锡纯也没说用的什么药,我们中医一想凉泻之药我们知道,比如大黄等等这些往下泻的东西。结果用太多了以后,遂成慢惊。 

慢惊就是慢惊风,慢惊风的意思是这个人会经常抽搐,出这样的问题。这时候这个孩子胃寒吐泻,胃是凉的,一吃凉的东西不行。吐泻,一边往外吐,一边哗哗腹泻,因为脾胃阳气受伤了,用了太多的凉药了。然后常常瘛疭,瘛疭就是那种抽风。这种抽风的状态是眼睛往上翻,小朋友在患外感病的时候,或者是用了什么凉药,或者是正气大伤的时候容易出这种问题,就是正气不足,形成慢惊风。精神昏聩,孩子神智都出问题了,有点昏聩的意思。 

这时候这个病就比较严重了,所以张锡纯说,有危在顷刻之象。一般情况下,家长看到这种情形都会非常害怕。有的急惊风什么意思?就是外感发高烧的时候突然抽风了,这是急惊风。慢惊风主要是因为孩子患这病的时候,治疗不当,导致正气受了损伤,导致这孩子从那以后经常出现昏迷、抽搐,甚至瘫痪的症状。慢惊风一般显示孩子正气已经非常不足,而且愈后非常差。所以,慢惊风应该说是一种危重的病。这个孩子得的就是慢惊风,这时候怎么办?把张锡纯请来,一看这了得了,眼睛往上翻了,这孩子精神都昏聩了,这不行,经常抽风,这病很重。 

张锡纯就出了个方子,方子是熟地黄2两,张锡纯熟地经常和山药配在一起用,这时候用干山药,有的人说生山药就是干山药,干山药用了1两,2两熟地配1两干山药,然后配的干姜、附子、肉桂各2钱,这都是温阳的药,干姜我们后面会讲,附子、肉桂都是温阳的药。大家看,熟地2两,山药1两,其它的2钱,就是6克,配山萸肉和野生台参(党参)各3钱。这个方子配好以后,熬出一杯半的水,熬好以后慢慢的放温,给他一点点喝下去。这一杯半药喝下去以后,这个孩子的吐泻和抽风都止住了,精神好像也足了一点。但是有点要烦燥的意思,于是把这方子里的干姜去掉,加白芍4钱,再喝一副药。结果这一副药喝完,这个小朋友的病彻底好了。 

张锡纯这个方子用的很精到,为什么?扶正气。但是这时候他受寒了,所以一边补肾精,就是补正气,一边还要温阳。这药配的很讲究,把熟地黄和山药量放的很多,干姜、附子、肉桂放的很少一点,这种配法是一个非常高明的思路。这种思路在张仲景的金匮肾气丸里就有。实际金匮肾气丸就是六味地黄丸加上肉桂、附子两味药,六味地黄丸里边熟地是最主要的,大量的,就加一点点肉桂和附子,这种大量的熟地黄配一点点的肉桂和附子的做法,在张仲景的《金匮药略》里就有了。 

为什么这样呢?我举个例子,熟地黄用大量的,就好比一桶汽油,这桶汽油放在这儿它是补阴补精的。这时候怎么办?补阳怎么办?我再拿一大堆柴火在那烧吗?用不着。这一点肉桂和附子就好比火柴一样,一点这油就着了,就这个感觉。如果没有肉桂、附子,它补阴补精就这么补进去了,但是不会补阳的。我们加一点肉桂、附子,这叫从阴中生阳,一下阳气就旺起来了。这种做法后世很多医生特别擅长。比如说明代的陈世铎、傅青主等等这些道家的中医,都特别擅长这么用,他们用这方引火归元。 

当我们人肾精不足的时候,经常会出问题,我们的肾精、肾阴足的时候,肾中有水有火,所以我们经常讲肾是水火之脏。水火代表阴和阳,它们在肾里边等份,互相互生互根,在里面保持一个平衡。可是如果肾精不足,水少了以后这火就显得多了,多的火就容易往上走,所以我们比喻叫做龙雷之火,就好比水池里面养一条龙,这水一少了龙就待不住了,就飞出来了,所以叫龙雷之火上奔。龙雷之火一上奔会有什么问题呢?肾精不足的人会突然出现上焦发热的情况,比如说眼睛突然红了、突然嗓子肿了、突然牙疼了、突然口腔溃疡了、突然眩晕了,像抽风一样等等,有这个问题。有的人突然三叉神经痛等等这些问题。此时这种人下边还特别凉,因为火都上来了。所以,这时候一摸这个人可能膝盖比上下都凉。 

这时候怎么办?我的经验就是用大量的熟地,比如说30克熟地配3克的肉桂,这是我的经验。正式的方子有张景岳的镇阴煎,陈世铎的引火汤等等。这样的方子其核心就是大量的熟地,有时候60克、90克的熟地,大量的熟地,配几克的肉桂或者是附子,我一般就是30克熟地配3克的肉桂,熬水喝下去,把肾精补足了,肉桂引火归元,这火很快就下来。所以,我碰到那种嗓子突然肿的,红肿热痛,用解毒药不怎么起作用的,我们往往让他30克熟地配3克肉桂,熬水喝下去,慢慢把火引下来,对于三叉神经痛,这方效果非常好。我们用陈世铎的引火汤,一般三副药,三叉神经痛就能够好了。这是中医的道理,像张锡纯这个病例,他非常纯熟运用了这个道理,说明张锡纯对熟地的领会是非常深的,应用起来是非常灵活的。 

今天我就给大家讲这样一个故事,通过这个故事告诉大家,有的时候肾精不足,肾精受伤了,会导致上边抽风,导致上边突然的上火,我们如果能恰当应用熟地,配合一点点肉桂,就可以把这种情况给扭转过来。这是今天讲的道理。 

朋友们,今天就聊到这儿,明天我们接着来聊张锡纯是怎么使用这个熟地的?谢谢大家。

2.文字:

医案  奉天省长公署科长侯寿平之哲嗣,年五岁,因服凉泻之药太过,致成慢惊,胃寒吐泻,常常螈,精神昏愦,目睛上泛,有危在顷刻之象。为处方,用熟地黄二两,生山药一两,干姜、附子、肉桂各二钱,净萸肉、野台参各三钱,煎汤一杯半,徐徐温饮下,吐泻螈皆止,精神亦振,似有烦躁之意,遂去干姜加生杭芍四钱,再服一剂全愈

九旬老人的上焦烦热病是如何治好的?症状:脉左右皆弦硬,这脉像琴弦一样,很硬,“间现结脉”。阳分偏盛阴分不足之象。

“间现结脉”,结脉就是脉跳得不是特别快,甚至还有点缓慢,它主要特点是有偷停,这种停顿是没有节律的,叫结脉,如果有节律的偷停叫代脉。所以我们中医里经常说脉相结代,或者结脉,或者代脉。结脉代表正气不足,比如气血衰弱,人的脉搏就会偷停,而且没有规律。正气不足同时也会体内湿气泛滥等等,会有邪气阻碍气血的运行,所以根本上是正气不足。

玄参这味药是清热凉血、滋阴降火的。我们说玄参有清热的作用,其实它的清热作用是通过滋阴然后清热的。有的医家就说了,玄参的特点是能够“启肾水上行”,就是上面有火,这火是阴虚导致的,它让肾阴往上走,能够济上焦之火,肾阴上来以后,阴虚导致的虚火就下来了,所以玄参尤其治疗阴虚导致的上焦的热症。《本草纲目》李时珍讲,玄参跟地黄功劳差不多,其实不是的,或者说这话不妥当,玄参本身滋阴的作用没有那么强,它凉血清热作用比较强。

熟地黄补肾精作用排第一,剩下的有枸杞子等等,但是没有什么药的作用能够超过熟地的。所以在张锡纯晚年的时候开方子,方子只要是补虚的,张锡纯往往用这几味药,怀山药,然后配上怀熟地,再配一个山萸肉,这三味药是他经常用的,用这三味药的心得来源于张仲景的金匮肾气丸,就是后世的桂附地黄丸,因为这方子里面主要的药就是熟地、山药和山萸肉。所以张锡纯越到行医的后期,他补虚越喜欢用这三味药,而且量大,上来就打前阵。

生地就是滋阴、凉血。天冬全名叫天门冬,天门冬也是滋阴的,入肺、肾两经,有滋阴润燥的作用,尤其对那种肺经,因为燥热导致的燥咳效果特别好。这里边配上天冬、生地以后,就由补精的方向向阴方向去引导,这就是我经常讲的,精生阴阳,补精的基础上加上补阳的药就奔着补阳的方向去了,加上滋阴的药就奔着滋阴方向去了。

加大甘枸杞八钱,这就是24克,枸杞子也是补精的,大家说枸杞子滋阴,但它药性是温的,吃多了上火,你以为是补阴的,其实是补精的,也补肝肾之精,只不过药性没有熟地黄那么强悍而已,往往也是配合熟地黄用药的,所以这枸杞子是补肝肾之精的。

参跟东北人参不一样,药性平和一些,没有东北人参那么热,张锡纯认为说古代方子里边所讲的人参其实都是山西的党参,东北人参是后来才进入到中原的,所以张锡纯特别推崇用山西党参,我们看张锡纯的方子里很少用人参,多数地方用党参。

方子:生怀山药、熟地黄是补肾精的,加枸杞子,然后玄参、天冬、生地黄,这是清热的,芍药和甘草(酸甘化阴)、党参,生鸡内金。

罗大伦:肾精亏虚病重时,用熟地黄!地黄是一种中药,它有几种制品。第一种叫鲜地黄,鲜地黄是地里挖出来的地黄根,有点白黄色的,里面有汁液,能够清热、凉血、化瘀血、生新血,所以在治疗吐血等等外感病、温病的时候,往往会用到鲜地黄。清朝的时候,很多医家特别擅长使用鲜地黄,现在我们很难买到了。现在药店的服务远不如清代的时候,那时候人家有鲜地黄给你提供。现代保鲜技术强了,我们反而不用鲜地黄了。其实在治疗外感病、温病的时候用鲜地黄特别好,可以一边清热、一边滋阴、一边清除邪气,就托邪外出。因为现在这药不提供了,所以我们不多讲。

我们平时用的生地比较多,地黄给它弄干了以后叫生地,生地黄是滋阴凉血的,凉血作用很强。把鲜地黄经过九蒸九晒的炮制以后变成熟地,做成熟地干什么呢?熟地和生地不一样,生地是凉血的,药性是凉的;熟地药性偏温,微微有点温性,甘而不苦,张锡纯认为它是滋阴补肾的主药。

九蒸九晒熟地黄

我以前讲过,有些中药说是滋阴的,药性又是温的,比如说枸杞子、山药,我认为它们都是补精的,还包括山萸肉。在滋补肾精里面,我认为,没有其它药能超过熟地的,主要的药就是熟地,其它药就是配合使用的。

让我们看看张锡纯是怎么认识熟地的。

医案 1

他认为熟地治阴虚发热,阴虚不能纳气,作喘,痨瘵(zhài)咳嗽(就是结核病,肺结核),肾虚不能漉水,小便短少,积成水肿(肾虚导致的水肿),以及各脏腑阴分虚损者,熟地黄皆能补之。张锡纯认为只要是阴虚,各脏腑阴虚它都能补。补阴是对的,但我认为熟地黄最主要的是补肾精,确实没有其它药能比过它。

张锡纯年轻的时候清代还没有覆灭,他到天津去应试,考科举,到一个当官的家里面去喝酒。他家有一个女仆人,三十多岁得温病,就是外感的热症,十多天了,病得特别重,病势垂危,到什么程度?当时这人可能觉得要不行了,就想把她抬到外面去,死别死在家里,抬到闲着的房子里,办丧事好办。

当时还没有抬,吃饭的时候同桌一个朋友叫贾佩卿,一听说你们府上有仆人病这么重,我们张锡纯懂医,张锡纯来给看看,结果这一看什么情况?昼夜泄泻,就是腹泻,白天晚上泻,昏不知人,这人基本上喊她已经不知道答应了,病得非常重了,呼之不应。这人眼睛不动弹,说明病得已经很重了。一摸脉,“数至七至”,脉跳得非常快,一呼一吸之间七至。“按之即无”,一按这个脉就没有了,那么怎么办?

遂用熟地黄二两,大补肾精,生山药(干山药片)一两,白芍一两,甘草三钱,煎汤一大碗,一点点给她喝,结果喝完这一服药以后,这个患者身体居然就好过来了。

书里写的是尽剂而愈,也就是说这个药喝下去,这个人就缓过来了,不泄泻了,神情也缓过来了,这个人居然就此好了。

这了不得,这么重的病这么快就好了?因为张锡纯认症准确,认为她现在没什么邪气了,就是虚的。正气消耗殆尽,所以熟地二两,下去赶快大补肾精,然后生山药补脾,杭芍敛肝、柔肝。这个方子里最主要的药,是熟地黄和山药。过去道家经常把熟地和山药熬在一起,所以道家经常使用熟地黄,但凡和道家有联系的医生,比如陈士铎、傅青主、张景岳,这都是道家学派的,他们都特别擅长使用熟地,尤其明代的张景岳,外号叫“张熟地”,他认为在人虚的时候必须给补足了,这人才能抗邪,所以会使用熟地。

有时人虚弱得很厉害,看着外表好像是外感病症,外感为什么驱除不掉呢?因为你正气不足,如果看中了这个要害了,把正气补足了,身体自己就开始往外清邪气了。明代的张景岳经常这么用,后世有的医家不理解,说这不把邪气给敛到里面去了吗?不会的,其实有大量病例显示,在人正气不足,尤其肾精不足的时候,感受外邪,还真的要加熟地,把肾精补足以后人才有生机,才有能力抵抗外邪。

所以这个病例告诉我们,在患这么重的病的时候,正气虚是主要矛盾,邪气可能就剩一点,基本快没了,这个时候如果还清邪的话没用的,赶快把正气补足,这是分清主次。

熟地的道地药材跟山药都产在河南焦作的温县,大家看这两个药真是一对绝配。我们说温县,古代焦作叫怀庆府,怀庆府产四种道地药材,叫“四大怀药”,在中医里这四大怀药都非常有分量。四大怀药分别是:怀山药、怀地黄、怀菊花、怀牛膝。山药和地黄是其中的两员大将,下面的病例讲的也是这两个药配合的故事。

医案 2

张锡纯在老家的时候,他们邻村泊庄有一姓高的妇女,这位妇女身体特别弱,“资禀素羸弱”,禀赋不好。这次得了外感的温病,热症,五、六日以后,“痰喘甚剧”,就是咳痰,喘得不得了,有点哮喘的情况。请张锡纯来治,张锡纯治开的方是《金匮》里的小青龙加石膏汤。这方一下去喘顿止,因为这小青龙汤动肾气、抗邪。我们知道有的时候用小青龙,肾气不足的人来用,调动肾中精气来抗邪,如果肾气足的人没有问题,一下就顶出去了,如果肾中精气不足的人,接下来就会产生变症,马上就会出问题,为什么?身体就会有反应了,您看这位患者就是,喘止住是当时的晚上八点多钟就睡觉了,一夜安稳。

到早上的时候,突然喘又发作了,精神恍惚、心中怔忡,这时候心里面感觉不对了,觉得心都慌了,精神恍惚。再把张锡纯请来一诊脉,“如水上浮麻”,这脉是虚的,飘起来了,“按之即无”,脉一按就没了,“不分至数”,脉跳快到什么时候呢?不分至数在跳,正气欲脱,这个人就要不行了,马上要出变症了。这时候怎么办?张锡纯赶快开方子,他这时候还年轻,意识到问题在这儿,开的方子是熟地黄4两,大补肾精,用干山药片1两,大家看熟地又和山药配起来了。他开了野台参,就是台州党参,野生的。跑了半天药房,就没买到台参,什么参都没有。张锡纯说这样吧,就单用熟地黄和干山药,赶快用这两味药熬水。“一日连进三剂”,一天连着喝了三剂,共用熟地黄12两。各位看看,这个量是非常大的。配上山药来补脾,一个大补肾精,一个来补脾,结果其病竟愈。就这12两熟地黄喝完之后,患者就好了。这说明熟地补肾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,立刻把这人正气补足了。

这种用法在古代经常用,比方说傅青主经常一用熟地就用到我们今天的90克以上,为什么呢?就是量大,一下给他补足了,这个人就能过来,这是我们的经验。其实熟地黄少用力量不是很大,我但凡用熟地黄就是50克以上、60克以上这么用。我们今天用的著名方子——六味地黄丸,六味地黄丸里面最主要的成分就是熟地黄,然后配上山药、山萸肉,来补肝、脾、肾三脏,然后又配点泻的药,一共六味药,其中占绝大多数比例的成分就是熟地黄。所以,熟地黄是补肾精的一个特别重要的药,在一些危急的时刻,这个人如果肾精不足的话,我们会用熟地黄。

通过这个病例,我看到张锡纯没少读古代的书,如果不读古书,你不知道熟地还可以这么用,能用这么大的量,张锡纯一定是读了古人的书以后,心中有所领悟,碰到这位患者,这时候他还年轻,用了以后就把这人一次就治好了。他在这方子的后面写了一个注解,他说,此症应该用来复汤,当时我年轻还没有创造出来复汤。来复汤里面的药包括山萸肉2两,加点龙骨、牡蛎等。

虽然张锡纯这样讲,但是我觉得存在就是合理,有可能用来复汤有效,但未必有这么快的效果,他一天就把这么重的一个病人治好了,说明这时候用熟地配干山药是合理的。大家记住这个药配,熟地黄配干山药片熬水可以大补脾肾,可以扶住人的正气,对于肾虚、肾精不足的人,这种方法是非常好用的。

最后,今天给大家推荐的,是河南温县的九蒸九晒熟地黄。温县是地黄的道地产地,种植地黄的垆土地,和种植怀山药的垆土地是同一片土地,所以我过去在考察怀山药的时候,也看过地黄,但是非常遗憾的是,现在很少有人懂得九蒸九晒的方法,而多用机器来蒸制,今年我推荐的这批地黄,就是真正的九蒸九晒的熟地,一个流程都不少,整个过程非常费功夫,全部下来要一个月的时间,最终,真的复原了古人所讲的九蒸九晒的工艺。

我觉得,这个工作是有意义的,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,如果全国都没有人来制作,那是我们的罪过。有感兴趣的朋友,可以点击二维码去了解一下。

罗大伦:聊聊表里与阴阳阴阳与寒热的关系,就是寒热是阴阳的具体体现,用张景岳的话说是:“寒热者,阴阳之化也。”但是中医辩证讲的是八纲,就是阴阳、寒热、表里、虚实,这是中医用来判断疾病到底在哪里、到底有多强大的四对坐标,其中阴阳是总纲,其他的分别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定位的。

聊聊表里,举几个例子

最近有很多孩子身上发疹子,有个朋友的孩子,这个朋友一天突然来电话,说一岁多的孩子发烧三天了,问怎么办?我在电话中问:“吃什么药了?”回答是,他们带孩子去看了医生,医生给开了对乙酰氨基酚来镇热,同时开了小儿热速清口服液,但是服用后发烧仍然没有变化。

我问小孩子验血的结果如何,回答是白细胞正常。这说明没有细菌感染。(实际如果仔细看的话,应该是白细胞总数下降,同时淋巴细胞升高)。但是这个时候,孩子没有任何的其他表现,我就问,这个病是怎么得的?发病之前发生了什么事儿?原来,是孩子的母亲休息的时候,带着孩子到游乐园玩,孩子光着脚玩来着。我明白了,这样的事情我见过很多了。

在中医里,人体的表里是分开的,表属阳,里属阴,除了这个二分法,中医为了更加确定病位,还搞了个三分法,就是把阳分成太阳、阳明、少阳,把阴分为太阴、少阴、厥阴,并且把脏腑和经络也和他们对应,分别是太阳膀胱经,阳明胃经,少阳胆经,太阴脾经,少阴肾经,厥阴肝经。

其中太阳膀胱经是最外表的一道防护系统,而少阴肾经则是里面的最要紧的体统。但是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底的涌泉穴,走足跟,然后上行。它和足部的关系很密切。所以保护脚部很关键,比如我们经常按摩一下脚,不但可以流通足少阴肾经的气血,走足部的其他经络也可以得到保养。

同样,保护足部不遭受寒也很关键,我见过很多的肾炎患者,就是足部保护不利造成的,比如有个小伙子,就是大冬天的时候,穿个单皮鞋,到公园的结冰的湖面玩,回来后就患了肾炎。我还见过一个老太太,患肾炎,是因为下大雨,鞋里都是水,天还凉,一路走回家,就发烧了,一检查,患了肾炎。

来电话问发烧怎么办的孩子,我判断其实就是光脚在地上玩,四月北京的天还不是很热,所以寒凉影响了足少阴肾经,造成了抑制的状态,就是邪气潜藏于人体里面的阴经,不能发于阳,就是无法发到外表,所以这个发烧一直持续。

所以我告诉她买回来三十克的苏叶,然后每次用一小把熬水,兑入开水,泡脚。这样可以保护足少阴肾经,使得肾经温暖,振奋人体机能,让邪气往外发。

结果后来情况的发展很令人意外,等到第二天,孩子突然出了满身的疹子,同时发烧立刻退去了。这是什么?我分析,这可能是幼儿急疹,这说明孩子的正气开始足了,所以才能把疹毒给发出来。也就是说,从里发到了外,从阴发到了阳。

后来我给他们开了解毒的中药,同时为了让家长确认孩子的疾病类型,电话建议他们去儿研所,他们去后,医生判断为幼儿急疹,开了一个中成药,也是解毒的,但是医生说发出的疹子这么多,可能是药物过敏。

这个诊断稍有糊涂,幼儿急疹和过敏是两种疾病,截然不同,你单看疹子的形态就可以知道是过敏还是急疹了,怎么可能还是过敏?如果是过敏,怎么不给开抗过敏药物?这个孩子的急疹,发出来后,只要慢慢的解毒清热治疗,就会痊愈的。

中医治病时分层次的

中医治病时分层次的,当邪气闭藏在体内阴经的时候,就要用温热的药物(甚至泡脚都可以),振奋一下人体的机能,让它抗病邪外出,然后到了体表,到了阳经,再解毒治疗。很多人以为这种病就是个温热之邪,其实病毒本身并没有寒热之分,只是在人体在不同的部位、不同的阶段会造成寒热的表现,我们只需要根据症状调整就可以,这是中医灵活的部分。

这样的病例很多,我再举个例子,北京的年轻人经常开车去郊区玩,这是一种时尚,没到周末,去郊外的路上都会塞车,有一对夫妇,带着孩子去郊外玩,去的门头沟那边,有山有水的地方,看到了山间的清溪,一家人高兴的不得了,孩子就光着脚去趟水,赤脚在山涧里玩了很久,这一天就很快乐地过来了。

结果,在回来以后,孩子很快就发高烧,没有精神头,去医院服药没有效果。

后来电话咨询我,因为都是朋友,一天给我打了无数遍电话,我就告诉他,就是孩子在冷水中,伤到了肾经,在中医里面,这叫太少两感,就是外面的太阳经病了,同时最里面的少阴经也病了,都被外邪给侵袭了,其实外邪从人体的体表,如果正常侵入的话,要经过三阳经,然后进入阴经,要经过太阴,然后才能到达少阴,但是,因为孩子在冰冷的山涧的水中足部被冰,所以邪气直中了少阴,这是自己帮助病邪进来的。

那么这个时候怎么办?只能从里面往外发,增加人体的抵抗机能,把邪气从阴经往阳经发,用的方子就是张仲景的麻黄附子细辛汤,方子里面的附子和细辛都是温肾经的。结果孩子最后很快就恢复了。

这个也是个把病邪从里向外发的例子,从阴经给发到阳经,然后宣出体表,这是中医治疗此种疾病的一个程序。因为足少阴肾经和足部关系密切,所以我讲了两个足部受寒的例子,当然,还有其他不是足部受寒的例子。

有的孩子,并不是足部受寒,但是邪气也会潜藏在阴经,比如,有个孩子,家长反映学校里很多的孩子都患了“风团”这个病,身上起红色的一团一团的肿块,一般认为这种东西类似荨麻疹,不传染吧,但是孩子们确实是在此起彼伏地起,这说明此病是有传染的可能的,但是不管是什么病,总之是正在这个母亲庆幸自己的孩子没事儿的时候,这个孩子也患上了,于是就找我。

当时我心里想这个皮损是红肿热痛的,应该是属热,但是孩子的舌质颜色却有些淡,这说明阳气还有些不足,那么就会在阴经会潜藏一些外邪,于是就没有先开清热解毒的药物,而是开了温热的药物,期待振奋孩子的阳气。

结果,只两服,孩子的皮损就开始增加了很多,这说明什么,这说明孩子自己的正气开始足了,开始把外邪发越出来了,这种疮疹类的疾病,但是外发则顺,内闭则留患于未来。

此时,我分析应该发越得差不多了,就开始使用解毒的中药,于是皮损就开始慢慢的消退。这是我常用的方法,就是尽量不留邪于阴经,总是尽量把邪气发越出体表,发到阳经,这样才是顺治。

当然,人体表里的问题还有更加复杂的,有的时候,中医的八纲坐标会互相结合,比如里热,里寒,里实,里虚等,但是总是不外阴阳的变化,因为传统认为,阴阳是可以继续分下去,乃至无穷的,比如阴中之阴,阴中之阳,依次下分。而且,我现在讲的是外感的疾病,如果是内伤病,那么复杂的情况也会很多,这个以后再聊。

总之,表里也是对应阴阳的,我们调理身体的时候都要考虑。

罗博士讲中医(43)肉桂、附子配地黄,引火归元|漫谈中医熟地黄我们讲了可以大补肝肾之精,尤其是补肾阴、肾精效果非常好,我认为补肾精的药里边熟地应该是排第一的,其它药基本都是配合使用的。 

今天这个病例是治一个孩子的病,事情是这样的。奉天省长公署科长侯寿平的儿子,奉天过去说是沈阳,但是整个辽宁沈阳管的这一片都叫奉天。省长公署的科长叫侯寿平,张锡纯这是把患者的姓名点出来了。他的孩子五岁,因为服那种凉泻之药太过,怎么回事?就是用药太凉往下泻。有可能是这个孩子当时的医生认为他应该往外泻这个热,所以就用了凉和泻的药,结果用的太过,张锡纯也没说用的什么药,我们中医一想凉泻之药我们知道,比如大黄等等这些往下泻的东西。结果用太多了以后,遂成慢惊。 

慢惊就是慢惊风,慢惊风的意思是这个人会经常抽搐,出这样的问题。这时候这个孩子胃寒吐泻,胃是凉的,一吃凉的东西不行。吐泻,一边往外吐,一边哗哗腹泻,因为脾胃阳气受伤了,用了太多的凉药了。然后常常瘛疭,瘛疭就是那种抽风。这种抽风的状态是眼睛往上翻,小朋友在患外感病的时候,或者是用了什么凉药,或者是正气大伤的时候容易出这种问题,就是正气不足,形成慢惊风。精神昏聩,孩子神智都出问题了,有点昏聩的意思。 

这时候这个病就比较严重了,所以张锡纯说,有危在顷刻之象。一般情况下,家长看到这种情形都会非常害怕。有的急惊风什么意思?就是外感发高烧的时候突然抽风了,这是急惊风。慢惊风主要是因为孩子患这病的时候,治疗不当,导致正气受了损伤,导致这孩子从那以后经常出现昏迷、抽搐,甚至瘫痪的症状。慢惊风一般显示孩子正气已经非常不足,而且愈后非常差。所以,慢惊风应该说是一种危重的病。这个孩子得的就是慢惊风,这时候怎么办?把张锡纯请来,一看这了得了,眼睛往上翻了,这孩子精神都昏聩了,这不行,经常抽风,这病很重。 

张锡纯就出了个方子,方子是熟地黄2两,张锡纯熟地经常和山药配在一起用,这时候用干山药,有的人说生山药就是干山药,干山药用了1两,2两熟地配1两干山药,然后配的干姜、附子、肉桂各2钱,这都是温阳的药,干姜我们后面会讲,附子、肉桂都是温阳的药。大家看,熟地2两,山药1两,其它的2钱,就是6克,配山萸肉和野生台参(党参)各3钱。这个方子配好以后,熬出一杯半的水,熬好以后慢慢的放温,给他一点点喝下去。这一杯半药喝下去以后,这个孩子的吐泻和抽风都止住了,精神好像也足了一点。但是有点要烦燥的意思,于是把这方子里的干姜去掉,加白芍4钱,再喝一副药。结果这一副药喝完,这个小朋友的病彻底好了。 

张锡纯这个方子用的很精到,为什么?扶正气。但是这时候他受寒了,所以一边补肾精,就是补正气,一边还要温阳。这药配的很讲究,把熟地黄和山药量放的很多,干姜、附子、肉桂放的很少一点,这种配法是一个非常高明的思路。这种思路在张仲景的金匮肾气丸里就有。实际金匮肾气丸就是六味地黄丸加上肉桂、附子两味药,六味地黄丸里边熟地是最主要的,大量的,就加一点点肉桂和附子,这种大量的熟地黄配一点点的肉桂和附子的做法,在张仲景的《金匮药略》里就有了。 

为什么这样呢?我举个例子,熟地黄用大量的,就好比一桶汽油,这桶汽油放在这儿它是补阴补精的。这时候怎么办?补阳怎么办?我再拿一大堆柴火在那烧吗?用不着。这一点肉桂和附子就好比火柴一样,一点这油就着了,就这个感觉。如果没有肉桂、附子,它补阴补精就这么补进去了,但是不会补阳的。我们加一点肉桂、附子,这叫从阴中生阳,一下阳气就旺起来了。这种做法后世很多医生特别擅长。比如说明代的陈世铎、傅青主等等这些道家的中医,都特别擅长这么用,他们用这方引火归元。 

当我们人肾精不足的时候,经常会出问题,我们的肾精、肾阴足的时候,肾中有水有火,所以我们经常讲肾是水火之脏。水火代表阴和阳,它们在肾里边等份,互相互生互根,在里面保持一个平衡。可是如果肾精不足,水少了以后这火就显得多了,多的火就容易往上走,所以我们比喻叫做龙雷之火,就好比水池里面养一条龙,这水一少了龙就待不住了,就飞出来了,所以叫龙雷之火上奔。龙雷之火一上奔会有什么问题呢?肾精不足的人会突然出现上焦发热的情况,比如说眼睛突然红了、突然嗓子肿了、突然牙疼了、突然口腔溃疡了、突然眩晕了,像抽风一样等等,有这个问题。有的人突然三叉神经痛等等这些问题。此时这种人下边还特别凉,因为火都上来了。所以,这时候一摸这个人可能膝盖比上下都凉。 

这时候怎么办?我的经验就是用大量的熟地,比如说30克熟地配3克的肉桂,这是我的经验。正式的方子有张景岳的镇阴煎,陈世铎的引火汤等等。这样的方子其核心就是大量的熟地,有时候60克、90克的熟地,大量的熟地,配几克的肉桂或者是附子,我一般就是30克熟地配3克的肉桂,熬水喝下去,把肾精补足了,肉桂引火归元,这火很快就下来。所以,我碰到那种嗓子突然肿的,红肿热痛,用解毒药不怎么起作用的,我们往往让他30克熟地配3克肉桂,熬水喝下去,慢慢把火引下来,对于三叉神经痛,这方效果非常好。我们用陈世铎的引火汤,一般三副药,三叉神经痛就能够好了。这是中医的道理,像张锡纯这个病例,他非常纯熟运用了这个道理,说明张锡纯对熟地的领会是非常深的,应用起来是非常灵活的。 

今天我就给大家讲这样一个故事,通过这个故事告诉大家,有的时候肾精不足,肾精受伤了,会导致上边抽风,导致上边突然的上火,我们如果能恰当应用熟地,配合一点点肉桂,就可以把这种情况给扭转过来。这是今天讲的道理。 

朋友们,今天就聊到这儿,明天我们接着来聊张锡纯是怎么使用这个熟地的?谢谢大家。

2.文字:

医案  奉天省长公署科长侯寿平之哲嗣,年五岁,因服凉泻之药太过,致成慢惊,胃寒吐泻,常常螈,精神昏愦,目睛上泛,有危在顷刻之象。为处方,用熟地黄二两,生山药一两,干姜、附子、肉桂各二钱,净萸肉、野台参各三钱,煎汤一杯半,徐徐温饮下,吐泻螈皆止,精神亦振,似有烦躁之意,遂去干姜加生杭芍四钱,再服一剂全愈

九旬老人的上焦烦热病是如何治好的?症状:脉左右皆弦硬,这脉像琴弦一样,很硬,“间现结脉”。阳分偏盛阴分不足之象。

“间现结脉”,结脉就是脉跳得不是特别快,甚至还有点缓慢,它主要特点是有偷停,这种停顿是没有节律的,叫结脉,如果有节律的偷停叫代脉。所以我们中医里经常说脉相结代,或者结脉,或者代脉。结脉代表正气不足,比如气血衰弱,人的脉搏就会偷停,而且没有规律。正气不足同时也会体内湿气泛滥等等,会有邪气阻碍气血的运行,所以根本上是正气不足。

玄参这味药是清热凉血、滋阴降火的。我们说玄参有清热的作用,其实它的清热作用是通过滋阴然后清热的。有的医家就说了,玄参的特点是能够“启肾水上行”,就是上面有火,这火是阴虚导致的,它让肾阴往上走,能够济上焦之火,肾阴上来以后,阴虚导致的虚火就下来了,所以玄参尤其治疗阴虚导致的上焦的热症。《本草纲目》李时珍讲,玄参跟地黄功劳差不多,其实不是的,或者说这话不妥当,玄参本身滋阴的作用没有那么强,它凉血清热作用比较强。

熟地黄补肾精作用排第一,剩下的有枸杞子等等,但是没有什么药的作用能够超过熟地的。所以在张锡纯晚年的时候开方子,方子只要是补虚的,张锡纯往往用这几味药,怀山药,然后配上怀熟地,再配一个山萸肉,这三味药是他经常用的,用这三味药的心得来源于张仲景的金匮肾气丸,就是后世的桂附地黄丸,因为这方子里面主要的药就是熟地、山药和山萸肉。所以张锡纯越到行医的后期,他补虚越喜欢用这三味药,而且量大,上来就打前阵。

生地就是滋阴、凉血。天冬全名叫天门冬,天门冬也是滋阴的,入肺、肾两经,有滋阴润燥的作用,尤其对那种肺经,因为燥热导致的燥咳效果特别好。这里边配上天冬、生地以后,就由补精的方向向阴方向去引导,这就是我经常讲的,精生阴阳,补精的基础上加上补阳的药就奔着补阳的方向去了,加上滋阴的药就奔着滋阴方向去了。

加大甘枸杞八钱,这就是24克,枸杞子也是补精的,大家说枸杞子滋阴,但它药性是温的,吃多了上火,你以为是补阴的,其实是补精的,也补肝肾之精,只不过药性没有熟地黄那么强悍而已,往往也是配合熟地黄用药的,所以这枸杞子是补肝肾之精的。

参跟东北人参不一样,药性平和一些,没有东北人参那么热,张锡纯认为说古代方子里边所讲的人参其实都是山西的党参,东北人参是后来才进入到中原的,所以张锡纯特别推崇用山西党参,我们看张锡纯的方子里很少用人参,多数地方用党参。

方子:生怀山药、熟地黄是补肾精的,加枸杞子,然后玄参、天冬、生地黄,这是清热的,芍药和甘草(酸甘化阴)、党参,生鸡内金。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自强戒瘾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作者: 自强戒色

上一篇
下一篇

发表回复



Warning: ini_set():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. File()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(s): (/www/wwwroot/ijiese.com/:/tmp/) in /www/wwwroot/ijiese.com/index.php on line 20